2013年7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公车私用问题”?
来源:时事一点通时间:2013-07-10
如何看待“公车私用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配合这个《办法》,财政部近日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算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这一系列信号,印证了党和政府进行公车改革的巨大决心,显示了公车改革将逐步深入推进的大势。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公车私用问题”?
公车私用是一种典型的以公谋私的一种现象,它侵害了国家、集齐和人民的利益,是一种机关的不正之风,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和加以纠正。
其产生的原因包括:(1)少数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公仆意识、宗旨意识不强;(2)机关单位的有关公车使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3)公车改革滞后,公车使用的制度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配套的机制。(4)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公车使用的改革:(1)增强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为民服务意识教育。(2)完善公车使用制度,要从严要求,对于公车的使用时间、用途等等的审批手续,要更加完善,并对使用的历程、油表等做详尽的记录,做到有迹可查,最大程度上防止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举例广东的一些做法。(3)公车改革也是对公车私用现象一种改善举措,这包括很多途径,例如实施科学的车费补贴,公车外包服务等等,既节约了政府行政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4)实施公开、有效的监督机制。例如,在公车商标明单位标记让群众易于对公车的辨别与监督;设立公车私用投诉系统,方便群众的监督等等,都可以打击公车私用的气焰。
“中国式车改”不缺路径缺决心。让用车的人革掉自己的车,拿掉自己的既得利益,那无异于革自己的命。现在,中央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许,这能给公车改革带来新思路。只有群众路线才能理清公车改革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从正当性来说,公车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追求减少财政开支,而是怎样支持公务员当好“公仆”;从合法性来说,公车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文件的层面,而是需要严肃的法律来规范。公车改革必须尊重公民的表达权、话语权和辩论权,尊重民间提出的公车改革方案,依据民意来选择车改方案和监督方案的执行。最重要的是国家工作人员从理念上认识到公为私用的错误性、严重性。行政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公车私用,和打造服务性政府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只有从源头到认识到以权谋私的性质,公车私用的现象才能真正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