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德上公培【学如呼吸·申论】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5-02-02
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
(点评:朱峻娟)
从当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到“村里一半都是支书娃”事件,再到最近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一个共同点就是,舆论都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逆转:先是义愤填膺,转而多方猜测,最后水落石出。舆论的最初反应和事情的最终结果相去甚远,这不禁让人想到:在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面前,舆论应有怎样的“第一反应”?[朱峻娟批注:案例引入式标题。由远及近的列举同类型案例+对案例共性分析+引出话题:舆论应如何应对公共事件。在申论材料提供了充足案例、或者考生自身掌握案例较丰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开头。生动、深刻又直接。]今天,人们获取资讯日益便捷,“手指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但“海量”不代表“有效”,往往是繁复庞杂无序,甚至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对“假信息”进行重新定义:“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很多时候,受众掌握的正是这种“支离破碎的信息”——不能说错,但也不反映真相。另一方面,与真相关联的各类信息,有一个逐步集聚、渐进呈现的过程。在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时,信息尚不对称,各方也未全部发声,此时如果仅仅凭借只言片语,或是听信一面之词,就断言自己真相在手,势必得出片面的结论。[朱峻娟批注:必要性分析之背景分析。根据现实信息发展的背景,强调信息繁杂对获取真相不易,从而论证舆论第一反应应谨慎而非随意做出结论。本段第二个值得学习的点在于,当论证的语言过于干涩或理论化、口水化使,可适当引入名人名言或真实案例来强化充实内容。]
今天的舆论场中,理性客观的声音已逐步占据主流,公众对相关事件的评判也日趋冷静。但有些事件发生后,也有人不问真相如何,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负责任乱说一通;有的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意放大细节、回避重要事实;有的为了博人眼球,甚至移花接木,混淆时空概念。“标签代替了事实,情绪淹没了理性”。这种先入为主式的评判,导致了舆论“第一反应”失真失实。这些声音往往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极易在人群中发酵、扩散、传染,形成“网络声讨”的热潮。[朱峻娟批注:必要性分析之现状问题分析。一开始采用转折关系引出现实舆论反应的问题,然后通过罗列的方式阐述问题的三种表现,末句总结危害性从而强化论点:面对公共事件舆论第一反应应该谨慎。本段值得借鉴的就是对现实问题的论证,可直接采取罗列式。条理清晰又不啰嗦。]
价值判断不等于事实判断,舆论反应不代表事情真相。有些判断并非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一己之遭遇,一己之想象。有些夸张的声音,只是暗合了人们的心理感受,公众情绪很容易瞬间被点燃。这种脱离事实的价值判断,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有意无视事实基本点,用道德标尺任意剪裁事实,以道德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审判”。[朱峻娟批注:必要性分析之危害分析。承接上文,具体分析舆论反应失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