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资料

201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孩子还在流浪吗?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4-07-18

【背景链接】

兰州晚报:近日,记者接到兰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说他们救助了一名流浪儿童,那孩子来到救助站后不想走了,不愿意把她送回家中,弄得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处理此事。4月12日,记者在兰州市救助站见到那个儿童,这是一个身高超过同龄人的女孩,名叫马霞。得知记者要采访,她很爽快地介绍了她的情况。马霞说,她是临夏州永靖县川城镇人,今年14岁,是一名孤儿,从小就来到舅舅家。说起她的父母,马霞根本记不得,她不知道多大就到舅舅家的,听说生下来几个月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远走他乡,失去音讯,她就由舅舅抚养。当记者说救助站准备送她回永靖县的家,马霞突然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了,半天憋出一句:“我死也不回去。”问及她不想回去的原因,马霞不愿意谈起,只是强调,她和舅舅家关系非常不好,她只有跑出来。“就是呆在救助站也比回去好。”

中新网:沈阳北站一处墙面上的排风洞,曾经是“流浪儿之家”。以前,有3个孩子在这里放上被褥和瓶瓶罐罐,居住休息,挡风遮雨。随着媒体关注,洞居流浪儿的童年生态被展现在公众面前。到5月8日,这个排风洞口被细密的钢丝网封堵,那些孩子不知去向。这是个惯常结局。一单充满悲情的新闻完成了,安全漏洞被及时堵住了,洞居流浪儿不会再影响车站形象了。问题是,欢喜的只是别人,那些孩子什么都没有改变。而且到现在,依然没有三个孩子被安置、哪怕是去向何处的消息。当地一名民警叹气说,“能怎么办呢?这样的流浪儿太多了”。这不免让人猜想,洞居流浪儿并未得到安置,他们只是在另一个角落继续流浪。

【问题分析】

流浪儿童大多来自父母双方不和造成的离异家庭或实施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家庭,同时既和当前我国学校推行的应试教育引起的对学生教育关心不够有关,又同利益关系导向的社会风气和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不可分割。如果不能采取有效错进行救助,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则不仅会危及这部分孩子身心健康,还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对应措施】

一、搭建社会救助体系。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增加救助机构的数量,改善救助机构的工作环境,以保证救助流浪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逐步改变重复媒体关注、表达悲情、单位应付、政府推托的固有模式,厘清民政、财政、卫生、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主动和其他部门对接,必须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予以约束规范,真正搭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发挥家庭救助作用。诸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流浪儿童还是期望得到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关爱,可以说回归家庭是他们的内在需要。因此,全国各地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应该互相建立联系,彼此形成网络,在全国设立流浪儿童的信息查询系统,便于快速为流浪儿童找到原来的家庭。 同时,要联系和调查家庭的具体问题,由后者负责落实解决,从而确保儿童不至于重蹈覆辙。

三、激发民间救助力量。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全包全揽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合理的做法应当是“政府购买服务”,即政府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间接的管理者,主要任务是提供资金,进行监督和评估,而具体的工作由民间组织和机构来承担。因此,政府部门也应该懂得及时出让权力,给予民间社会更大的自由空间,来释放民间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救助的能力。


Copyright © 2011-2022 湘ICP备17009472号-2
湖南考德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车站中路宇成朝阳广场T4栋23楼
咨询电话:40004-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