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国家公务员特殊化有违改革方向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时间:2014-01-15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现行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日,有媒体指出,制度并轨不是平均主义,如果要一味拉平国家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以“平均主义”偷换“公平”的概念,将会对公务员产生新的不公。
为公务员“抱不平”的说法,立即引来网友的热议。文章认为,让公务员的养老金和蓝领工人水平一样,对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公务员来说不公平,养老待遇差会影响公务员积极性和清廉度。这些观点,大多数网上声音都表示不以为然。
关于公务员待遇高低,体制内外的感受似乎差别很大,一方面不少公务员声称其实他们收入很低工作很累,但是,逐年上升的公务员考试热,甚至频频出现几千人争一个科员职位的情况,都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在待遇、发展前景还是社会地位上,社会普遍对公务员的预期很高。
目前,类似这样关于公务员是否应该享受更高待遇的讨论不少,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的现在,这种争论却一再被提出,本身就值得反思。在人们印象中,在权力系统内供职的公务员,多少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种观念在今天依然很有市场,与官本位思想关系密切。正是由于对公务员定位的特殊性,在公务员享受的待遇上,就出现了特殊化的倾向。
不仅是社会观念,对公务员自身来说,当公务员的意义也不止于从事一份工作,而是具有了一种区别于普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意识,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公务员就是精英阶层,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非一般人能比,理所应当享受“超国民”待遇。
这种“自命不凡”的定位和认识,是所有涉及双轨制改革遭遇阻力的观念层面的原因。然而,公务员“高人一等”的观念,并不是什么社会共识和国际惯例,在世界范围内,公务员更多就是一种普通职业。有媒体通过对183个国家工资制度的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国外的公务员工资与其本国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基本持平,不少国家的公务员工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工资。
如此“一般”的待遇,对青年人自然不会有太大吸引力。根据美国联邦审计总署的调查,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以考虑应聘公务员,而对日本大学毕业生而言,选择公务员就像去企业面试一样,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选择。如果考虑到外国公务员严格的职业操守要求和公众监督的力度,当公务员绝对谈不上是轻松的工作。
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务员就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作的工作人员,本质上就是服务者。“公仆”的职业既不低人一等,也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去特殊化已经成为对公务员乃至权力系统定位的主流,这在当前的深化改革中体现得非常明确。让公务员群体从思想意识到职责、待遇等全方位回归正常,是改革的一大重点,如果反而继续在强化公务员特殊性上做文章,显然是在与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小编推荐: